第二百八十二章 宁宗赵扩
一、被拥即位顿陷纷争
宋宁宗,名扩。是光宗第二子,母慈懿皇后李氏。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生,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卒。终年57岁。公元1194~1224年在位。
宁宗赵扩的父亲光宗被立为皇太子后,他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被封为英国公。淳熙七年,开始从师学习。淳熙十二年,他被进封为平阳郡王。同年,他举行了婚礼,娶夫人韩氏。韩氏是北宋名将韩琦的后人,贤淑通达,很受赵扩钟爱。淳熙十六年三月,光宗即位,他又进爵嘉王。光宗即位的第一年,也就是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皇后李氏就曾提议要将赵扩立为太子,由于太上皇还健在,光宗不敢自作主张,没有同意。这年春天,宰相留正奏请立嘉王为太子,也被否决。太上皇孝宗认为立储关系国本,不能仓促行事。不料,绍熙五年六月,孝宗突然驾崩,光宗因与太上皇积怨很深,称疾不出,既不主持生身之父的丧礼,又不出朝处理政事,一时朝廷无主,人心惶惶。群臣于是决定由太皇太后主持,举行禅位大典,逼迫光宗退位,拥立赵扩为新君,史称宋宁宗。
宁宗即位不久,就陷入了大臣之间争斗的漩涡。宁宗能够早日登基,大臣赵汝愚和知阁门事韩侂胄功最大。韩侂胄是外戚,他的母亲是太皇太后的妹妹,他又是新任皇后韩氏的叔祖。身兼两重外戚,他渐渐地不安于位了。韩侂胄本想靠定策之功获得节度使的头衔,掌权的赵汝愚开导他说:“我是宗室大臣,你身为外戚,辅佐太子登基,正是分内之事,怎能居功求赏呢?”只奏知宁宗,赏赐了其他有功的定策人员,韩侂胄只加迁一级,兼任汝州防御使,这样的任命使韩侂胄大为失望。他负责为宁宗传递诏旨,受到了宁宗的亲幸,便想窥伺机会,打击赵汝愚。
韩侂胄将赵汝愚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开始结交外援,对他进行排挤。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九月,他把与赵汝愚不和的大臣京镗拉下水。知阁门事刘弼因为不能参加定策,对赵汝愚不满,向韩侂胄献计,要他控制御史台、谏院,作为攻击赵汝愚的工具。嗣后,借用宁宗的内批,韩的党羽刘德秀、李沐、刘三杰很快进入台谏,霸占了言路。
焕章阁待制、侍讲朱熹见韩侂胄任用小人,恐怕会危害朝政,常借入宫应对之机,谏阻宁宗,宁宗不理。朱熹再次央求赵汝愚厚赏韩诧胄,让他出居外藩,杜绝他干政的门路。但赵汝愚太大意了,还以为韩侂胄一个小小的知阁门事,容易制驭,不会为害太大,因而把朱熹的建议束之高阁。
人们对宁宗屡用内批除授大臣开始不满。内批即皇帝的手诏,它可以不经三省直接由宫中发出。使用内批,大臣们无法在决策前发表意见,自然助长皇帝的专断,造成了决策的随意性。为纠正这种做法,朱熹乘着讲经之机,对宁宗上疏说:“陛下即位时间尚短,可是进退宰相,改任台谏官员,都由陛下独断专行,朝内外臣民都认为陛下左右有人窃权,臣子也担心主威下移,求治反而得乱呢!”宁宗这时倚重韩侂胄,看过上书,顺手交给了他,韩侂胄顿生怒气,让优伶扮演朱熹给皇帝看,乘机对宁宗说:“朱熹迂阔不能重用。”宁宗于是发出内批,罢免了朱熹侍讲的职务。
罢免朱熹,引起许多大臣的反对,宁宗一意孤行,又将劝阻他的人一一罢斥。工部侍郎黄艾趁着进讲的机会,询问宁宗突然赶走朱熹是何原因,宁宗说:“本来只让他讲经,现在他什么事也想干涉。”黄艾反复解释,宁宗拒不收回成命。大臣王介上书反对宁宗用内批升降大臣,认为如此独断,不是治世的良策,并且还举出本朝历史上使用内批造成危害的例子,希望宁宗改弦易辙,多征求宰相、执政的意见,然后任免官吏,才能保证少留遗憾。然而宁宗都置之不理。有一个事实是宁宗没有注意的,自从他使用内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