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漫长的童年时代
升的阶梯上爬行。

    在中世纪,升迁的阶梯要经过教会,对一个聪明伶俐而又贫苦无告的孩子来说。要想出入头地,别无它途。而在阶梯的尽头,总有一个形象,一个神灵的化身,说道:“尔等终成正果,汝不应疑惑。”

    例如,伊拉斯莫斯(Erasmus)在1480年成了孤儿时,他不得不准备在教会中供职。这种职业在当时就像现在一样优越。伊拉斯莫斯本人可能参加过14世纪的流动弥撒。但是,对伊拉斯莫斯来说,修道士生活不啻是一道把他与知识隔离开来的铁门。只有在他无视诫条,阅读古代经典时,世界才向他豁然敞开。他说:“此书是异教徒为异教徒而作,里面却有正义、尊严和真理。我情不自禁他说出:‘圣苏格拉底,为我祝福!’”伊拉斯莫斯有两位莫逆之交,即英国的托马斯?莫尔爵士和瑞士的约翰.弗洛本尼留斯(Joes)的著作是所有印刷得最漂亮的书籍中的一种,在这一页上,印行者的欢乐之情犹如书中蕴合的知识一样充满力量。

    这三个人和他们的书——希波克拉底的著作,莫尔的(Utopia),伊拉斯莫斯的《愚人颂》(the Praise of Folly)意味着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人类理智的民主;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思想上,伊拉斯莫斯、托马斯?莫尔和弗洛本尼留斯作为他们时代的伟大里程碑巍然耸立的原因。这种人类理智的民主来自这本印行的书,而它在1500年提出的问题留传至今,仍使学者们为之骚动不安。托马斯?莫尔因何而死?他的死,是由于国王认为他权势倚重。而莫尔、伊拉斯莫斯,以及今天每一个才智之士,只是想成为人类永恒信念的一位卫士而已。

    智者的领导与世俗的权威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当我从那利哥走上耶稣走过的那条道路时,我才领悟到,这种冲突是多么古老,多么痛苦。我对天地相交处的耶路撒冷的最初一瞥,就像耶稣已知必死时途中所见。耶稣之所以死,是因为他那时是人民智慧和道德的领袖,但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政府左右宗教的权力集团。而这些领袖们一次又一次面临的选择的关头:雅典的苏格拉底;在凄惨与雄心之间煎熬的爱尔兰的乔纳森?斯威夫特;印度的圣雄甘地(Mama Gandhi),和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有意提及爱因斯坦的名字,因为他是一位科学家,而20世纪人类智慧的领导能力取决于科学家。不过,这个事实包含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科学是力量的源泉,其步态举止追随着政府,而国家也企图加以利用。但是,假如科学允许自己走上那样一条道路,那么,20世纪人类的全部信仰都会灰飞烟灭,成为玩世不恭的犬儒哲学。人类将由此而失去信仰,因为在这个世纪,如果没有以对人类独特性的认识,以一种对人类天赋及其杰作深感骄做的科学为基础,任何信仰都无法建立。科学的天职不是继承这俗世尘缘,而是要将这种道德的想象传之久远;因为如果失去这种想象,人、信仰和科学将会同归于尽。

    此时此刻,我必须具体地淡谈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体现了这些问题的人是约翰?冯?纽曼(John von Neumann)。他生于1903年,是匈牙利一个犹太家庭之子,假如他早出生100年,那就注定会默默无闻。他将步他父亲和祖父的后尘,皓首穷经,注释教义。然而相反,他是一个数学奇童,“约翰尼”的昵称伴随他终生。在10多岁时,他就写出了一些数学论文。他同时在两个课题上成就杰出,因此在25岁以前就闻名遐迩。

    我认为,我应该说这两种课题都和游戏有关。我们必须看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部科学,人的全部思想,都是某种形式的游戏。抽象思维只是人类智慧的新生儿,人们由此可以在以后继续从事那些没有直接目的的活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之上升简介 >人之上升目录 > 第十三章 漫长的童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