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在上帝与艺术之间·伦勃朗
说明。

    可是我们感觉,我们对伦勃朗大概要比对上述任何一位大师都熟悉,因为他留给我们关于他生平的一份令人惊异的记录,即一系列自画像:……他的面貌就反映出破产的悲剧和一个真正伟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伦勃朗根本无意隐藏自己面部的丑陋。他绝对忠实地在镜子里观察自己。正是由于这种忠实性,我们很快就不再问它漂亮不漂亮,可爱不可爱了。这是一个真实人物的面貌。它丝毫没有故作姿态的痕迹,没有虚夸的痕迹,只有一位画家的尖锐凝视的目光,他在仔细地观察自己的面貌,时时刻刻准备看出人类面貌更多的奥秘。没有这种真知灼见,伦勃朗就创作不出他那些伟大的肖像……在伦勃朗的伟大的肖像画中,我们觉得是跟现实的人物面对面,我们感觉出他们的热情,他们需要同情,还有他们的孤独和他们的苦难。我们在伦勃朗自画像中已经非常熟悉的那双敏锐而坚定的眼睛,想必能够洞察人物的内心。

    ……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徒,伦勃朗一定反复读过圣经。他进入了圣经故事的精神境界…………他珍重真实与诚挚胜过珍重和谐与美,基督向贫困者、饥馑者和伤心者布道,而贫穷、饥馑和眼泪都不美。这当然主要取决于我们赞同以什么东西为美。……同样,在[《基督讲道》]这幅蚀刻画中,右边角落里的那位畏畏缩缩的憔悴老人一只手放在脸前,全神贯注的仰望着,某个人可能说他是历史上画出的最美的形象之一……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第234-238页。

    如果存在伦勃朗所谓的quot;某个人quot;,那么文森特大概就是这样的quot;某个人quot;,他大概会如贡布里希所说,将伦勃朗画中那位畏畏缩缩的憔悴老人看作绘画史上最美的形象。正如我们前面已经看到,这样一种境界本来就是所谓quot;文森特之爱quot;中最核心、也最突出的成分,只是,眼下这种境界进一步经受了基督精神的洗礼。

    正是从文森特这一时期quot;伦勃朗之爱quot;的特殊含义中,我们看出他艺术之爱重心的偏移。过去,艺术之爱一直是文森特之爱中最鲜明、最突出的成分,而现在,这一曾经最鲜明、最突出的艺术之爱已经让位于压倒一切的宗教之爱。关于这一点,没有人能比文森特自己作出更明确的说明。

    我们也许还记得文森特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见解:quot;尽你可能,更多地散步,保持你的自然之爱,因为这可以让我们真正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地理解艺术。画家们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教我们认识大自然。quot;[着重号为原有] 书信13号。 至少对于文森特而言,艺术之爱与自然之爱高度地同构。然而,无论自然之爱还是艺术之爱或者两者的统一,在另一种更重要的爱面前,似乎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谦虚。

    1875年9月17日,文森特在致提奥的信中,开篇就论及自然之爱(以及艺术之爱)与宗教之爱的区别,并强调了后者的重要性。

    对自然之美的感情(哪怕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与宗教情感并不是一回事,虽然我认为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自然有感情,有些人多点,有些人少点,然而,只有很少的人能真正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一种精神,谁要是礼拜他,必须通过精神和真理。

    ……对于艺术的感情也是如此[与对自然的感情一样]。别把你自己完全交给那种感情。…… 书信38号。

    不到两年后,文森特在艺术之爱与宗教之爱之间进一步作了明确的比较,指出了他自己所看到的共同之处,但对后者的重要性给予了更多的强调: 对J·布雷顿、米勒、杰克、伦勃朗、博斯布姆以及诸多人等之画作和生活的了解和热爱,可能成为各种新思想的一道源泉。在这些人的作品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麦田里的人:凡·高简介 >麦田里的人:凡·高目录 > 第二节 在上帝与艺术之间·伦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