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博里纳日的受难:1879
和举止的]问题;我对你说,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书信133号(《凡·高自传》第54-55页)。

    从命运和生活的底部,从博里纳日景象惨淡的煤田矿区,文森特出发了,开始了他生命历程中第二次悲壮的徒步长途跋涉。在这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刻,他想到了布鲁塞尔传教学校的皮特森牧师。当初要不是这位善解人意的牧师,他多半到不了博里纳日;眼下,他的直觉告诉他,皮特森牧师是所有人中(包括父亲在内)唯一可予寄望的人。他要争取牧师的帮助,让自己重新得到认可。他要讨回公道,至少要讨个说法。

    顶着酷烈的日头,文森特开始了近百公里长途跋涉,大部分时间是赤脚徒步。他也许未曾想到过,朝圣者之路原来不仅漫长,还如此峰回路转。仿效基督原来是如此地令人心酸。难以理喻的是,虽然他这次布鲁塞尔之行的目的纯然在于宗教,虽然囊中空空,他仍然背上了画夹,带上了他在博里纳日这大半年中所有的画作。

    后人对文森特此行的具体路线和日程知之不详。总之,他并未直奔布鲁塞尔,而在中途折向蒙斯郊外的一座兵营,布鲁塞尔那所教会传教培训学校的一位同学克里斯皮尔斯正在此处服兵役。后人也不知道他到底为什么要在中途折向蒙斯去找这位同学,只能揣测,在某种程度上,那大概是出于对传教学校及教会有关人士所作所为的愤激之情。

    据这位同学后来回忆,他被文森特从练兵场上叫出来,顿时目瞪口呆。眼前这位打着赤脚的男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就像用脏烂的布片草草包扎而成的稻草人。那张脸因饥饿辛劳以及内心的某种折磨而瘦削、憔悴,两颊凹陷,颧骨突出,脸上的眼神更是令人震悚不已。那是一种焦虑而偏执的、令人不安的、具有穿透力和破坏性的忧郁眼神——正如日后文森特自画像中所见。那眼神虽然孤独而痛苦,但却深深透出某种悲忍的情怀,只有在少数超凡定力的人身上才能看到。显然,从那时起,那种眼神就伴随着他,直到末了。正是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博里纳日的磨难已经造就了为日后世界所知的文森特!克里斯皮尔斯几乎完全认不出旧日的同学。才不过一年时间光景呀!当他还未从惊愕中缓过气来,文森特打开画夹,出示了自己近期的画作。克里斯皮尔斯不知究竟,只能直觉到发生了某种重大事件。他也不谙绘画,然而,对于文森特的画作,他表示了有礼貌的称赞。据克里斯皮尔斯称,文森特闻言面现缓和之色,很快收起画夹,重新上路,向布鲁塞尔方向走去。

    他终于在星期天的黄昏时分到达布鲁塞尔,并径直前往皮特森牧师住宅。可以想象,当他按响门铃之后,牧师及其家人也受到何等样的震惊。牧师将他让进书房,并设法让他平静下来。文森特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他首先打开画夹,出示自己的画作。皮特森牧师不仅潜心于宗教,而且业余爱好绘画,并有相当的研究。此刻,面对形容憔悴而衣衫褴褛、目光灼人的文森特,他在大致翻看画作之际,已经直觉到事情的实质:这位年轻人所遭遇的生命难题,不仅深深地牵涉宗教,而且深深地牵涉艺术。他随即仔细观看所有的画作,详细询问每幅画的创作意图,最后对画作表示了肯定和赞扬。

    历史应该感谢这位善良牧师惊人的直觉和美好的鼓励。文森特打开画夹的那一刻,从某个意义上说,应被视为一个不朽艺术生命的开端。

    然而,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皮特森牧师并未对文森特作出不合时宜的过分激励。他看出来,这位年轻人时候未到,在他身上,宗教献身的热情仍然压倒一切。牧师的建议意味深长,他说,他个人无法提供文森特所需要的认可,然而,他建议文森特回到博里纳日,以自愿的形式,继续从事艰苦而没有薪俸的传教工作。对文森特而言,这一建议虽然苦涩,但也切中他内心的想法和愿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麦田里的人:凡·高简介 >麦田里的人:凡·高目录 > 第二节 博里纳日的受难: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