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今古茶诗上-4
煮春泉:以清甘之泉水煮茶。

    ⑧高人:喻指道林寺得道高僧,是作者对诸僧友之敬称。

    ⑨藏岩里:诗人说,他曾梦见僧友们将岳麓茶珍藏在岩洞里。

    ⑩白硾:似指白色石料制成的研捣茶的工具。

    hI火前:茶焙之前。诗人是说,僧友们将刚刚焙好的春茶趁热封装后及时寄来了。

    hJ应念二句:是诗人点题寄怀之笔。僧人诗里一般忌用“情”字,但怀念故友之情却跃然纸上。因品尝僧友们所寄岳麓春茶,睹物思友,苦思低吟,作诗寄怀,几乎彻夜不眠。由于起得迟,耽误了诵晨经的时间,虽不算太迟,亦感到有些难堪。

    2.尝茶

    石屋晚烟生①,松窗铁碾声②。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③。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④。

    春风霅川⑤上,忆傍绿竹行⑥。

    〔笺注〕①石屋:寺院里生风炉煮茶之所。

    ②铁碾声:在点燃风炉煮水之同时,亦在面对古松的窗下,转动铁碾研茶,碾轮滚动时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烘托出主人晚间待客饮茶时的气氛。

    ③寄僧名:指远方寄茶僧友之法名。

    ④味击、香搜二句:是言当品饮了芳香清醇的新茶之后,精神兴奋异常,打乱了作诗的思路,一时竟不成章;而茶的香气几乎把睡意也都赶走了。

    ⑤霅zhà川:即指苕霅溪。苕霅二溪是浙江的着名山水,也是吴兴的别名。素有“苕霅溪山吴苑画”的美誉。霅溪源出天目山,分有二源,其中一源出自山南东天目山,东流经临安、馀杭等地折而北,流经德清县为馀石溪,至吴兴为苕霅溪。

    ⑥结句:作者说,由于饮了产自吴兴按:吴兴地区是唐代着名产茶区的春茶,令人忆起往昔在吴兴漫游时,曾访问过碧绿的茶园和青翠的竹林,领略过山水如画的霅川风光。

    3.谢中上人寄茶①

    春山谷雨前②,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③,清和易晚天。

    且招④临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相劳寄,无来又隔年⑤。

    〔笺注〕①上人:佛教称谓。一般指持戒严格,精于义学之僧。《释氏要览》:“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上之人,曰上人。”

    ②春山二句:言僧友们在轻雾如烟的春山里,亲自采摘谷前茶的情景。

    ③绿嫩二句:是说翠绿鲜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满筐。

    ④且招三句:是赞扬僧友施惠于人的风格。尽管佳茗难得,还要以春泉试煎招待临院客人;又劳远方相寄,真是令人十分感佩。

    ⑤结句:表达思念僧友之情。又有一年没相见了,不知何时才有重逢相聚之日。

    4.谢湖茶①

    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②。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③。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笺评〕齐己这首茶诗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学者研究唐代末期茶叶制造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史料。在一些茶史资料中,一般认为研膏茶的生产始于宋代。可是李郢约于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春,在《茶山贡焙歌》里使用“研膏”二字,至唐末诗僧齐己在这首茶诗中使用了“腊面香”,这说明在唐代末期,为宫廷制造的贡茶中,已开始生产工艺较为精细的研膏茶了。

    〔笺注〕①湖:在湖南省岳阳县南。本作灉湖,亦曰翁湖,因冬春水涸,昔人称之为干湖。湖茶为唐时贡茶。

    ②蜡面香:为研膏茶称谓。是说在圆或方形的茶饼上涂上含有香料的膏油读去声。在饮用前先将上面的膏油刮去,以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简介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目录 > 第七章 今古茶诗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