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写食主义-7
那样不厚不薄的蛇片。甲鱼和鸡被煨出的最初的香气四溢之际,正是将蛇赴汤的大好时机。

    蛇肉的真味,非常微妙,介乎于鸡肉和鱼肉之间,也就是说,在鸡和甲鱼的渲染之下,蛇肉的美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其鲜甜至此方被演绎至空前绝后、淋漓尽致的境界。

    我估计,首创此种吃法之人大概也是个怀着一颗吃心读《聊斋》的。类似的吃法,相近的味道,见之于《豢蛇》:有客中州者,寄居蛇佛寺。寺中僧人具晚餐,肉汤甚美,而段段皆圆,类鸡项。疑问寺僧:“杀鸡何乃得多项?”僧曰:“此蛇段耳。”

    芥川龙之介里面的那个拔死尸头发的老妪,在自辩中也指责说:“我刚才拔着那头发的女人,(生前)是将蛇切成四寸长,晒干了,说是干鱼,到带刀的营里去出卖的。倘使没有遭瘟,现在怕还卖去罢。这人也是的,这女人去卖的干鱼,说是口味好,带刀们 当做缺不得的菜料买。”

    里说的“以虫为蛇,以蛇为鱼”,据考是因“盖蛇古字作它,与讹声相近;讹声转为鱼,故蛇复号鱼矣”。可是,就味觉而言,蛇跟鱼的关系可能不仅仅只存在于语音的变迁吧。

    谁是我们的食物,谁不是我们的食物,这是吃喝的首要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殊不简单。除营养、健康和个体差异之外,还存在着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族群内部的部落或地域偏见等诸多干扰。即使是诉诸于法律,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例如,法律规定不可以在不付 钱的情况下下吃饭店里的东西,不可以在付了钱的情况下吃饭店里的猴子,但是,法律却没有指出人可不可以吃电,可不可以吃自己或他人的疮痂。

    嗜痂的故事,见于《南史·刘穆之传附邕传》。南康公刘邕“性嗜食疮痂......尝诸梦灵休,灵休先患炙疮,痂落床上,邕因取食之,灵休大惊,邕答云:‘性之所嗜’......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与鞭,疮痂常以给膳。”各派史学,无不将 此异行钉之于历史耻辱柱,或斥之为“地主阶级的疯狂暴戾”。阶级本性、个人品位之外,问之以西医,刘邕患的可能是缺锌的毛病。锌是产生味蕾细胞的营养素,摄取不足,会使味蕾细胞的新陈代谢恶化,导致味觉异常,饮食行为也随之异常起来,病患往往主动找些异常 的东西来满足异常的味觉。时至今日,人类进食玻璃、铁钉等异物的报告,依然时有所闻。有关吃电脑的消息,其见报之日相信亦不远矣。

    玻璃、铁钉皆无机物,还包括张岱《夜航船》所记嵇康、王烈于山中见石裂而食的“石髓”。这是落在嵇康和他的朋友身上,非但绝无不齿于人类之虞,反而使名士之酷倍增。有机物的异食,问题的性质就比较的恶劣。刘邕所吃,乃人皮疮痂,而且,是别人的疮痂。如 果他性嗜的只是那“烤工极佳火候绝妙的高超技艺下精制出的那种一嚼即碎、稍抿便化、香酥爽利、棕黄焦嫩的乳猪脆皮儿”(查尔斯·兰姆《烤猪技艺考原》)——厨师在乳猪表皮制造的疮痂;如果他有正当的动机,比方说为了治病,(李时珍在验方中也建议过进食头垢 、耳塞、爪甲以及人屎人尿之类),身后之名可能也就不至于如此的不堪。当然,刘邕嗜痂的政治不正确,端在他拥有绝对的权力,而绝对的权力导致了绝对的乱吃。

    有的时候,乱吃也不完全是生化作用。我八岁那年,在一种强大的人文因素感召之下,于一年中先后两次尝试吃下同一条皮带。分甘同味的,是一位同样景仰英雄主义的同学。蹲在野地里,同时抽出腰间的皮带置于火上烤,吃了一嘴油漆之后,又一道站起来,裤子也一 起掉下去。顺便一提,我认为就皮具而言,卓别林在《淘金潮》里吃自己的皮鞋,堪称电影史上吃得最动人的一幕。据考证,那双好吃的皮鞋,乃洛杉矶一糖果店用黑甘草软糖加冰糖制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写食主义简介 >写食主义目录 > 写食主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