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打资本家的板子落在了农民的头上
外,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品种居然未提一分钱的价格。
我们的农民自己勒紧裤带子,将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养活了城里人,而我们是怎样对待农民的呢?
——谷贱伤农,我们愧对农民额上的皱纹,愧对农民腰上的草绳!
粮食价格已严重偏离了其商品价值。到1976年,每50公斤粮食的平均统购价仅10.75元。农民满满的一担粮食,竟只能换一张10元的人民币。根据对全国1296个生产队的6种主要粮食生产成本进行调查,平均每50公斤已达到11.6元,而卖给国家仅10.75元,农民反要倒贴0.85元。
按照国家定购价格,在泰山脚下,农民种一亩小麦,纯收入只有0.27元。
这还是运气好的。山西雁北地区的农民,种一亩小麦要投入108.4元,而产值只有105元,倒亏了3.4元。撒了汗水,收了粮食,农民还要倒贴钱。
“一亩麦子一瓶酒,百斤稻谷换不来一双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撒下辛劳的汗水,收获的却是贫穷之花。
中国的农民怎么不面黄肌瘦,怎么不弯腰驼背呢?到1978年,竟有35.37%的农民一年的收入不到100元,还有231个县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许多地方的农民劳作一天,竟只值8分钱。大部分农民处在贫困、饥饿的状态。1978年底统计,全国31.5%的农户是超支户,共欠超支款74.7亿元,平均每户超支139元。每个农业人口的商品购买力,1957年是36.94元,1977年仍只有58.57元,刚够称点盐、打点煤油。
中国的农民每年向国家上交了五六千万吨统购粮,养活一亿多城市居民,但他们自己却还要饿肚子,还要忍受贫困的煎熬,这不能不令我们心酸。我们说,粮食统购统销,在建国初期为稳定粮食市场、保证粮食供应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而以后的几十年,虽然保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但却是以牺牲农业、牺牲农民作为沉重的代价。粮食价格的严重偏低,致使解放30多年后,广大农民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据一些专家计算,从1952年至1986年,我国因压低农产品价格从农业拿走的资金达5832亿元,通过税收拿走的资金1044亿元,两项合计6868亿元,占了农业所创造价值的18.5%。
1979年后,我国对粮食统购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状况才有所重视。当年,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达到12.86元,超购加价幅度由原来按统购价加30%,改为按新统购价加50%。此次加价,全国农民大约增加收入40亿元,但分摊到每个农民头上,仅增加收入5元,可以想见,这还是多么的微不足道。1985年,粮食取消统购改合同定购,采取“倒三七”比例计价,即30%按统购价,70%按超购价,综合起来,每50公斤中等籼稻谷的比例收购价为15.59元。
与1978年相比,粮食提价比例不谓不大,但无需证明,这15.59元的价格,仍是如何的低廉。一条烟、一瓶酒、一段布、一双鞋……什么东西都比粮食值钱。
低价收购农产品必然影响农业发展,古代封建皇帝也懂得“谷贱伤农”的道理。我国粮食生产从50年代末到1978年一直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也是受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的影响。农产品价格过低,表现在生产方面就是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但农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全部国民收入的30~40%,农业为国家提供的税收,仅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10%左右。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主席早就认为不对头。他说,“我不相信,中国那么多的农民仅仅为国家做了那么少一点贡献。”在这种人为地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下,工农业劳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