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思想上要做“巨人”,行动上也要做“巨人”
展。这种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充满了风险。因此,在二次创业期间,华为必须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

    从组织和个体两个角度来看,职业化存在组织职业化和个人职业化之分。前者强调企业组织管理的职业化,后者主要指员工工作态度的职业化。

    (1)管理职业化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一个企业要由创业企业走向真正有持续生存能力、成长型的企业,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具有远大的目标,二是创造持续的、可行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并实施好,三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必须实行职业化管理。

    就像任正非所说的,创业初期的华为实行的是企业家管理,人治色彩太浓。当企业做大后,就必须淡化企业家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过渡。中小企业员工数量少,业务规模不大,企业家凭借个人能力就能实现全面管理,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说,企业家不可能管理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流程体系的话,员工在工作中就会缺乏约束和控制,个人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营效率都会极其低下。因此,由人治向法治过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事实上,“华为基本法”就是华为在职业化建设上的努力。“华为基本法”不是纯粹的企业文化读本,而是华为的管理大纲。基本法不仅包括公司宗旨、管理哲学等企业文化的内容,还覆盖了人事政策、控制政策、组织政策、工作道德和纪律等内容。这从组织层面规范了公司的行为,是华为管理走向职业化的保证。

    此后,华为相继引入美国hAY公司的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架构、IBM的IPD和ISC流程,将职业化管理推向极致。

    制度建设的加强和各项流程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华为的法制化管理,人治色彩逐渐从管理中消失了。在此基础上,华为管理实现了和国际接轨,为公司大规模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员工职业化

    管理职业化聚焦于组织行为,而员工职业化则是从员工层面考察职业化问题。对于一名好员工来说,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必要的岗位技能,信奉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在工作中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

    在某种程度上,管理职业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员工的职业化,因为无论是规章制度还是流程体系,都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这个层面来看,员工职业化是管理职业化的必然结果。当然,员工职业化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推动管理职业化的加强。

    为了让员工尽快适应新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华为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化培训。

    有一年,国家劳动部实施一项职业化技能培训考核试点计划,并安排一批国企和民企的人力资源干部到英国学习。劳动部官员对当时流行的技能资格认证充满兴趣,要求随团学习的企业将这项经验带回来,打算在全国推广。

    负责人事工作的张建国向任正非作了汇报,在任正非的支持下当即开始实施这项计划。人力资源部门首先在秘书岗位进行试验,设立了五级秘书资格考核标准,表现优秀的秘书将有机会成为部门经理。

    项目推广半年后,劳动部官员到全国各地考察,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坚持下来,坚持下来的也没什么成效,而华为的这项计划已经全面展开,而且进展情况良好。

    华为成了少有的成功者。华为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也受益匪浅,有效地提升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无论企业管理如何规范、制度如何健全,都不可能包括企业经营中的所有细节。对于规章制度没有涉及的环节,岗位职责没有提到的工作,只能依靠员工的责任心来调节和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华为狼道简介 >华为狼道目录 > 第六章 思想上要做“巨人”,行动上也要做“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