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夏天里的一把火
官司。经过半年的行政诉讼,王振滔获得2000元的赔偿,相当于损失总额的1%。
无妄之灾让王振滔两年的积累损失殆尽。
从头再来,温州鞋人人喊打,偌大的市场已无立锥之地。他萌生了自建皮鞋厂的想法。筹集3万元资金,以住房为厂房,请了几位手艺不错的制鞋师傅,精心做鞋。
当时全国正在申办奥运会,王振滔将企业命名为“永嘉县奥林皮鞋厂”,意为: 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艰苦创业。他注册商标时,被告知“奥林”属国际公有,不能作为企业商标进行注册。工商人员提出建议: 不如将“奥林”改为“奥康”,即发扬奥运精神,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一批皮鞋问世,王振滔带着皮鞋重返武汉。一连半个月,皮鞋无人问津。王振滔急中生智,在柜台前贴出告示称,奥康皮鞋经久耐穿,在保质期6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以一赔二。一位男顾客试探性地买了一双。王振滔立刻要求他留下姓名和通讯地址,并告诉他,他将是奥康皮鞋永远的荣誉顾客。奥康将来做大,他将永远免费穿奥康皮鞋。
温州鞋在“假冒伪劣皮鞋”的清理门户声中被围得水泄不通,王振滔却用奥康为温州皮鞋重见天日凿开了一条细缝。这桩离奇的新闻,传播出去后引来武汉媒体争相报道,奥康无意间名声大振,4000双皮鞋,10天内被闻讯而来的市民一购而空。
温州,这扇无法躲避八面来风的窗口,总会带来错综复杂的思考。透过大火,是温州制造在金钱的炼狱中翻滚重铸,在阵痛中洗礼、召唤、蜕变与塑就。这也便是温州鞋先抑后扬的路径。后来,在与崔永元对话中,王振滔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这把火,就没有最初的逆风起航。”
知耻后勇
不管怎么辩解,武林广场的那把火都是温州人心中的刺痛。每每谈及此,他们目光躲闪,声调都会降低半截。
一片嘘声中,温州各界加入了“质量”兴温州的卧薪尝胆。市委、市政府对假冒伪劣实行了严厉的釜底抽薪。他们在全国最先树起以“质量立市”为支点的二次创业大旗,制定出全国第一部有关质量立市的地方性法规。他们强调: 各级政府所辖行政区如出现面大量广的质量问题,将追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三个层次主要负责人的共同责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被查获者,一次重罚,再次则逐出业主队伍,只准打工,不准在温州注册任何企业。
大火也推动了“温州制造”从杂乱无章的绿林军向正规军迈进。有一大堆资料证明温州人知耻而后勇的成效,最醒目的当属郑秀康的“康奈”入选中国驰名商标。
有据可考,郑秀康是最早萌发商标意识的温州商人之一。就在大火燃烧那天,距离他成立鸿盛皮鞋厂、注册鸿盛商标已经整整三年。鸿盛皮鞋很快打进了杭州、上海皮鞋市场。
大火过后,上海商场都撤下鸿盛皮鞋。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告诉郑秀康:“不是你的鞋不好,而是你的出身不好,现在谁还敢要温州鞋?”鸿盛皮鞋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痛定思痛,郑秀康第一次奋力抬头寻找方向。
“什么时候温州鞋敢打‘温州制造’,温州鞋就彻底翻身。”郑秀康开始走访调研全国的市场。然而,一抬头,他看到了温州鞋的差距。他找人托关系,来到意大利,亲眼看着一双双工艺精湛的皮鞋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他震惊了。
在温州鞋处于最低谷时,郑秀康“自寻死路”,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酝酿机械化生产皮鞋。他和公司副总经理周金淼,把商标名称定为“康奈”,取意为“健康发展,其奈我何”——只要我们好好做生意,别人对我们也就无可奈何。两人共同设计了一个人头像商标,希望温州人将头抬起来。
依靠手工作坊积累的原始资金,在一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