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资源整合进行时
机会。”
而对于充足的现金流,美邦并没有投入到诸如房地产之类的行业中去。如此选择谈不上对错,但对周成建自己而言,却是在刻意坚持品牌梦想,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思路是值得尊敬的。
“现在,美邦资金充裕,战略清晰,消费者向我们倾斜,上游厂商和我们一起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2009年到2010年一定会是美邦的大发展之年。”
反思过去十多年,周成建也很有感触,在经历了六次人事震荡后,原本以坏脾气而出名的周成建,开始意识到,“规模变大脾气变小”的重要性。有熟悉他的人评价说,作为一名企业家,周成建逐渐变得成熟、职业,这种应变能力为美特斯邦威的进一步成长带来更大的空间。
周成建看得也很清楚,“这么多年我只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做衣服。我一直告诫自己要耐住寂寞。美邦要做全球的裁缝。”
周成建邀请了王石和牛根生担任美特斯邦威的独立董事。
在王石看来,周成建像极了蒙牛的牛根生,一个是从小养牛,至今未离开这个行业;一个是从小当裁缝,一直把企业做大做强。
“美邦有点像服装业的蒙牛。”既然被誉为服饰界的“蒙牛”,当被问及是否有想法效仿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将自己的股权捐献出来时,周成建显出了对企业不容侵犯的执著,“如果捐献出股权会让公司比现在走得更好,一定会这么做,但目前公司还要他带领着去开发那余下的95%的市场潜力,所以现在还不捐。”
多方求索
上市带来的是企业的全面转型。对于周成建个人而言,最大的变化是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他说的话也越来越直白:“我们太热爱美特斯邦威,我们对服装太有激情,有人说我们已经坠入情网。态度决定成效,价值决定选择,美特斯邦威专注于休闲服饰品牌的经营,决不心驰旁骛。”
不可否认,周成建对美邦的情感,不啻于父母对子女的呵护。这也是改革初年诞生的民营企业家的共性,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在痛苦而艰险地将各方资源整合过后,最终将企业抚养长大。经历过的那些波折,和企业家本人早已融为一体。
美邦的成长,也许在外人看来并不曲折。但背后的滋味,又何尝没有隐秘的痛楚。以美邦的品牌为例,如果周成建在赚钱和做品牌之间做一个选择,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选择前者,种种现象也说明,美邦赚钱的机会比做品牌的机会更多。但痛苦的地方在于,周成建显然不希望短期的圈钱行为让美邦的品牌迟滞不前。这个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
于是,当所有人都关注一方面的时候,美邦选择了另一方面。
事实确乎如此。美特斯邦威将IPO募集资金的85%都投入到渠道建设,心无旁骛。周成建清醒地意识到,美特斯邦威的特色就是坚持没有特色的服装行业,并将其做到极致。这首先来自于裁缝出身的他对服装的热爱,“这种激情至少还可以保持十年”。
虽然从财务资料上看,美特斯邦威现金流一直比较丰饶,对供应链的整合工作2002年就开始了,但上市融资无疑是一次更强力的推动。
除了现实终端的继续铺设,周成建也准备用上市募集资金的一部分开始B2C网络建设以及渠道拓展,“15%用于投资It平台,构建B2C网络渠道。”正在实施的战略是购入核心城市和地段的商铺物业产权。“大家都喜欢说百年老店,其实就是长期的购物场所,我们现在百分之百的男装加盟店铺是租赁的,虽然我们的平均租约在7年左右,但总会到期的,这种不确定因素会面临较大挑战。”
拥有产权的店铺是周成建眼中破解不确定的有效途径,而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IPO募集资金的大部用于建设的首批近70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