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江湖源头活水来(1980~1983)
业的反对,加之各地出现了贱卖公房的风潮(1984年6月,国务院批准试点城市实行“公有住房补贴出售”),房改试点纷纷被叫停或者不了了之。
“买房就是有私产,谁还敢买房子?”“住公家的房子,不仅房租低,水管坏了有人修,灯泡坏了有人换,干吗要买房子?”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普遍想法。
“房改”在艰难地推进,“土改”也在曲折前行。1982年年底通过的新《宪法》仍然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直到1988年,《宪法》才删除了“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82年年初,一个叫尚志安的山西人来到深圳淘金,他走进深圳市政府,放出话来:“给我政策,不要一分钱拨款,我就能在荒山野岭上开辟出一个工业区来。”几位市领导商量了一下,“既然不用政府投钱,就给他一块地,让他自个折腾去吧!”看似天方夜谭,但机会就这样被尚志安抓住了。
政府给他的地的确是荒山野岭,杂草丛生,这块地方叫“上步”。拿到政府的土地批文之后,尚志安到银行贷款1800万,第一栋厂房很快就开工了。几天后,就有一家香港企业找到他,交钱买厂房。尚志安迷惑地说:“厂房还没建好呢,怎么能收你的钱呢?”对方向他解释说:在香港都是先交钱认购,然后再收房。尚志安恍然大悟,立即开始预售厂房,再用收到的预付款去建造新的厂房,资金像“滚雪球”一样膨胀,1800万转眼变成了1.44亿元。
深圳第一个工业区——上步工业区就是这样建成的。工业区包括17栋厂房、3栋职工宿舍、1栋管理大楼、一座仓库以及餐厅、变电站、运动场等设施。这是中国最早的工业房地产,也是房地产预售的起点。今天如火如荼又备受争议的商品房预售的源头就在这里。商品房预售加快了销售进度和资金周转速度,拓宽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在房地产发展初期,它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1983年先后出台的两部法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和《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前者规定:“凡在城镇有正式户口、住房确有困难的居民或职工,都可以申请建造住宅”,赋予个人建造住宅的法律权利;后者则是新中国第一部保护城镇房屋私有权的法规。
而这一年,在保护房屋私人产权方面,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事件是时隔20多年后浮出水面的“经租房”。早在1958年,当时的政策要求将城镇居民手中超过一定面积的私有房屋交由国家经营租赁,以此来缓解城市住房的紧张局面。例如在北京,超过225平方米的私房就得收归国家经营租赁,多达24万户居民的私房成了经租房。
多年之后,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沦落成了住房困难的“特困户”、“无房户”,甚至流落街头。现在,他们忽然发现,被国家经营租赁的房屋产权仍然属于自己,于是,这些人通过各种方式开始讨回祖屋。而经租房问题又与当时的侨务政策和招商引资联系在一起。吸引海外投资,必须给海外华人、华侨以信心,告诉他们中国政府是尊重私人财产权的。这样一来,被经营租赁的华侨私房能否发还,就成为一个关系改革开放大局的问题。
国家先后出台了落实华侨私房的政策,而广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租房问题的解决给了人们财产上的安全感,鼓励人们投资置业,对于房地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都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