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叩问历史: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
大型灌溉工程,扶持农作物品种培育,修建粮仓(用于军事征伐),印发农事指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予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应对人口持续增长的唯一办法。相形之下,官僚和皇族并不总是将商人阶层看成朋友,这一点在明朝尤为明显。

    明朝:浩大的工程,庞大的官僚体系,向锁国政策的巨大转变

    经历了元朝末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瘟疫灾难之后,到了明朝(1368~1644年),社会恢复了稳定,但经济没有出现较大勃兴,科技创新也比宋朝时少了很多。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洪武大帝试图使农业实现自给自足,切断乡村与市镇间的联系。他轻视商业,对商人苛以重税,强制小工商业者每月一次登记货品(设立这种多余的规则是官僚体系提高商业成本的惯用手法),限制商人参加科举考试。但随着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成熟,商人的地位发生了很大转变,并对其与官僚阶层的阶级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商人得以为国家的某些大型基建项目融资,参与盐的垄断经营。明朝还设立了专门的商籍,商人阶层再次获得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文官的机会。

    15世纪初叶,位于北京的紫禁城开始动工修建,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得到修复。大运河在宋朝都城南迁之后被弃置,而明朝将都城迁往北京显然是出于对北方蒙古人侵扰的担忧(换成别人可能迁往相反的方向,明王朝的选择至少显示了它应对威胁的极大自信)。这一时期,对外探险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和规模。约2000余艘江南制造的大船载着郑和及他的船队七下西洋,航海足迹踏遍非洲海岸、南亚和中东等地。这些探险活动花费巨大,在郑和于第七次航海途中病逝之后,船队返航,原航海费用转用于修筑长城以抵挡蒙古人的侵扰。然而,修筑长城从未能真正将敌人挡在关外——对于对华夏虎视眈眈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而言,不足一人高的城墙绝非难以逾越的屏障。实际上,尽管今天很多人将万里长城视为华夏民族的伟大象征,但在古代,似乎很少有人这么认为。在中国历史的很多时点,修建长城其实意味着中央政权将自己圈围起来撤退。明朝无疑就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王朝愈加关闭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15世纪中叶,郑和船队的文献档案被焚毁,沿海港口被关闭,日益庞大的国家官僚体系重新掌控了国际贸易。在国内不安定因素的干扰下,中国再一次使自己绝世而居。

    外临蒙古人实力渐强并与北方游牧民族联合,构成明朝的外围威胁,国内政治经济乌烟瘴气,明朝的气数最终在一场经济危机中走到尽头。17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全球白银(白银被当作货币尤其是纳税之用)贸易枯竭。白银囤积成为普遍现象,朝廷赋税面临绝收,雪上加霜的是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成为压倒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清朝:第二次经济转型,深重的民族灾难

    清朝(1644~1911年)的统治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朝早期的国家治理也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清朝最初的150年,中国是全世界最大最成功的经济体。从很多方面说,当时的中国好比当今之美国。满族征服者跃下马背学习农桑,他们意识到,庞大的官僚体系可以帮助巨大的帝国正常运行,当满族人骑着马匹在北方草原游牧时,还鲜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官僚制度。清朝时期他们不仅融入了华夏传统文化,还逐步自视为华夏艺术和文化的守护者。

    明朝期间止步不前的粮食产量在1650~1750年间获得了极大提高,为1700~1820年迎来人口生育高峰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国人口膨胀了一倍多,人口增长速度几乎是同时期欧洲的两倍,而人均收入增速仍保持了原有水平。这一时期还引进了很多新的粮食作物(如高粱、玉米、花生和马铃薯),丰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经济之路简介 >大国经济之路目录 > 第一章 叩问历史: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