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倪柳之争”的三个版本
试图涉足的领域非常之广泛。为什么所有的见诸媒体的文字,刊印的书籍很少涉及联想的其他产业板块或者曾经试图进入并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板块呢?又为什么,除了汉卡之外,倪光南对于联想个人电脑、联想打印机、联想OFFIC、联想程控交换器方面作出的独特贡献从来没有人去正式分析呢?

    淡化倪光南或者将灯光下的倪光南仅仅集中在一点,几乎成为了所有公开文字的基础。

    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为,如果倪光南的技术第一能够长期进行下去,今日的联想也许不仅仅在个人电脑领域成为领头羊了,甚至可能在通信设备领域同样成为另外一个华为(当时联想在通信设备领域领先华为)。

    方向东如此评价技术上的倪光南:

    “对于倪光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再不屑的人都得正视倪光南这20年来的技术眼光,从汉卡、微机、程控交换机、打印机、主板等,都是最好的印证。直到今天,细心的人都可以发现(我想柳传志应该比任何人都会明察秋毫),没有一个公司作为背景、近乎一无所有的倪光南,依然顽强地在中国It业四处点燃技术之火,无论是国产CPU、集成电路、自主NC、国内Linux还是永中Office,都深深打着倪光南的烙印,星星之火随时都会燎原。倪光南会有弱点和缺点,但是在技术判断的敏锐和技术追求的执着上,业内可能还找不到第二个人。……今天谁要低估倪光南,谁可能就会跌眼镜!谁要是高估联想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谁也会跌眼镜。”

    也许对于技术的推崇让网络上大批博客热衷于挖掘倪光南在技术上的闪光点,很多人在评价倪柳之争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倪是一个偏执的科学家,是一个创新精神闪耀的全身心投入的实干者,而把柳定义为一个轻技术而重工贸的企业家。在这样两个人之间的战争,早已经决定了谁会是失败者。

    立场决定了语言。当这些技术至上的“业内人士”一次又一次站在这块石头上不断重申倪光南之于联想的价值的时候,没有人可以苛求他们——毕竟在联想1994年前的历史中,几乎每一件产品的出现,都离不开倪光南的殚精竭虑。

    但是,很少有媒体和记者们,真正去了解这方面的真相并将之公布。在一定程度上,当联想越长越大的时候,退步和牺牲的往往是个人,曾经被联想送进监狱的孙宏斌如此,倪光南也如此——联想已经容不得个人来打击了,哪怕他是亲密的友人还是曾经的功臣。

    方向东无奈地认为:迄今为止,为联想带来创新的最多、功劳最大的人,依然是倪光南,依然无人可比。可以说,联想如果与创新有关联,那么这个链结上一定有一个大大的名字叫“倪光南”。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名字“创新”般地消失了,……斗争的失败者已经永远不可能卷土重来,倪光南已经是真正的“赤脚”企业家。斗争的胜利者名利双收,江山一揽,永远是“伟大”的企业家。

    他的指向明确而犀利。

    方兴东的博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倒柳挺倪”的最大阵地,几乎在他所有的稿子里,都表明了个人对技术至上的倪光南的支持,在联想一方面,则更倾向于杨元庆而非柳传志。

    除此之外,大量网友在意的则是“倪光南为什么”?

    当旷日持久的争辩耗费掉这个曾经中国最具备创新意识的科学家的激情的时候,他为什么要在这场悬殊的战斗中一直走下去?

    是如他所说“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蒙受重大损失?”还是在一些书中认为的“个人受到排挤和打击后,出于找回公正的位置?”、或者是“为了挽回一个院士的荣耀,继续走技术至上的道路?”再或者“出于人格上对柳传志的鄙视和个人的攻击?”

    抛开两人之间的恩怨是非,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简介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目录 > “倪柳之争”的三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