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营销案例 百事可乐遭遇四川“地震”
    共同利益的存在,是中外资本合作的基本前提。但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合资企业既要与市场博弈,同时还常常不得不面对合资双方彼此之间的博弈。以下案例颇可以为此作注解。

    8月2日,美国百事公司和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提出仲裁,要求终止与在四川成都设立的合作企业——四川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所有合作合同和协议,并要求合作企业中方就其违规行为给予经济赔偿。百事(中国)称,仲裁申请当天就收到了受理的回函。

    在这份仲裁申请中,百事公司提出要终止的合同包括:商标特许合同、浓缩液供给合同和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现在的中方合作企业的合作合同。这就意味着,百事公司要同四川百事“恩断义绝”,终止一切合作。

    而四川百事的直接反应是:“非常欣赏将争议提交仲裁的做法”,认为“依照合同,在百事(中国)执意拒绝采用协商、董事会讨论解决争议的方式之外,仲裁也许是明辨是非曲直的一种理智选择”。四川百事在给百事(中国)的回函中坚称:“尽管这是百事(中国)的选择,但相信它是有悖于百事可乐公司在华的根本利益的。”

    四川百事还将回函同时抄送给国内各百事可乐灌装厂中方负责人、总经理及百事员工,表示要“坚决地、毫不妥协地依法、依约进行仲裁,让百事公司为其违约行为付出代价,捍卫中方的合法权益”。从四川百事透露出的最新消息是,它已经授权北京友邦律师事务所积极准备相关的法律事务。

    “变脸”非偶然

    四川百事是百事(中国)在中国的14个灌装厂之一(不包括在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灌装厂),但仔细研究一下销售、利润指标,就不难看出四川百事在百事(中国)阵营中的重要位置:年销量约2000万标箱,相当于百事在韩国市场的销量;年利税总额超过7000万元,在中国百事系14家灌装厂中利润水平稳居第二。更为重要的,在世界上所有“两乐同城”(同时有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生产工厂)的区域内,四川百事是仅有的几个“百事可乐市场占有率超过可口可乐”的企业,两者之间的比例大致是5∶1,可谓力量悬殊。

    那么,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使双方要撕破脸皮,甘冒一个使成熟的市场垮掉的风险?

    其实,百事(中国)和四川百事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四川百事是1994年1月由美国百事可乐公司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实业开发公司合作成立的。当时注册资本为400多万美元,四川广电占有73%的股份,百事(中国)占有27%的股份,双方各有3人进入董事会。同年,四川百事得到百事公司授权许可灌装生产百事可乐系列产品。

    2001年8月,四川省广播电视实业开发公司与四川省广电局脱钩,转由四川省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并更名为四川韵律实业开发公司。这次正常的体制内产权变更却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伏笔。百事(中国)的愤怒在于,合作方换了新的东家,自己居然不知道。“中方在股份和股权上出现变化,导致了实际控制权出现变化。如果合同在广电系统,控制权没有变,我们不会做出如此举动(提出仲裁申请)。”这也是百事(中国)此次提出仲裁申请的一个主要理由。

    但四川百事方面称,在新公司办理完工商登记手续后,就已经根据双方的合同有关条款正式函告百事(中国)。况且,这只不过是根据中央及四川省政府的部署进行的正常脱钩工作,只是改变了隶属关系和名称,根本没有发生产权的转让。

    当然据了解,四川百事与百事(中国)之间的分歧远不止于此。双方你来我往的多次交锋中,新产品开发是经常被提及的问题。两者合作之初订立的合同和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成功的实战教案简介 >非常营销·娃哈哈:中国成功的实战教案目录 > 营销案例 百事可乐遭遇四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