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93《废都》
为猛烈,态度又严肃认真的,因而具有一定学理深度的,是李书磊、陈晓明、韩毓海、李洁非、陈旭光、邵燕君、罗马等人合撰的《废都滋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该书由十章构成,从“湿漉漉的世纪末”、“真‘解放’一回给你们看”、“脱了裤子无险可冒”、“看哪,其实,他什么都没穿”、“一锅仿古杂烩汤”的章节题目,便可看出撰写者们难以抑制的愤怒情绪。李书磊在《压根就没有灵魂》的“序”里指出:“自开始,贾平凹蜕变成一个通俗作家。……小说是这种恶俗的通俗性并非是有意设置的商业圈套,也并非是超乎之上的戏拟与反讽,而是他本来人格和内心世界的自然裸露。成了历史之手书写的,关于当代作家灵魂的原始文本。当的作者神情肃穆地向人们展示他的灵魂时,我们发现他原来没有灵魂。”关于的创作谈,及作品出版后的报道、评价、争论等情况,萧夏林主编的《废都废谁》一书(学苑出版社,1993),收录丰富,较为全面。

    在评说的热潮中,更多的批评家主张越过性描写去整体性地把握作品。雷达指出:“一是好看,有情趣,引人入胜,把当今的人情世态写活了;二是此书抓住了当今一部分人的典型社会情绪和心态,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惶惑、不安、浮躁和迷茫;三是,毋庸讳言,它的大胆、直率的性描写,招来了不少人的好奇。至于主人公庄之蝶,作品实际上通过他的际遇,写了厚存于当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如何把文人经由名人塑成闲人的看不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庄之蝶的幸与不幸,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属于世情小说,与我国古典小说有极密切的血缘,又糅合了现代生活语汇,化合的功夫之到家令人惊叹,可说得了《金瓶》、《红楼》之神韵。说这本小说惊世骇俗,不为过分。”而正因为这份“惊世骇俗”,又有人认为“不合时宜”。如费秉勋就说过:“晚清以后直到目前,中国小说都是提炼和选择有典型性的事件和情节来写的,这已经形成极厚重的创作和欣赏阅读的积习,的写法则一反这种积习,非史诗地、混沌琐屑而自然地以叙述语言体系来展现生活,这种写法与、有相通处。的写法和某些内容,我估计在这个时代里很难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它也许是传世之作,但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为时过早,所以我不主张贾平凹发表这个作品。”

    有关的评说与争议,从九十年代一直延续到新的世纪。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李建军的“直谏陕军”,及随后的两次青年学人的作家批判。

    李建军在 《〈白鹿原〉评论集》研讨会(2000年9月于陕西西安召开)上,针对陈忠实、贾平凹的创作发表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性意见。会后,李建军应《三秦都市报》记者之邀,作了《关于文学批评和陕西作家创作的答问》;之后,又就这些意见撰写了 《直谏陕西作家》一文(《文艺争鸣》2000年第6期)。这些意见、访谈和文章相继发表之后,在陕西文坛内外激起强烈反响,也引起国内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贾平凹的及其之后的创作,他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从中很难看到 “让人略感满意的东西。没有新的精神视境,没有新的话语风格,没有智慧的叙述形式,没有塑造出真正活的人物。永远是那副样子:不今不古、不死不活、不阴不阳、不明不暗、不人不鬼、不冷不热、不文不白 。食之既已无味,弃之亦不可惜。然而,贾平凹的书一直卖得很火,这真是一种怪现象,中国特色的怪现象。我把这看成文学腐败的一种典型样态。”关于,李建军先后撰写了《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随意杜撰的反真实写作》和《草率拟古的反现代性写作》等系列批判文章(《必要的反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2004年,朱大可等人合著了《十作家批判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入了吴炫的《贾平凹批判:纵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简介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目录 > 1993《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