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民间反腐网:法律刀尖上的“舞蹈”
    民间反腐网站的崛起,是我国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觉醒还仅仅是起步,需要健全的法制来精心培育。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问题官员”被民间反腐网站拉下马,一些长期处于迷茫或崩溃边缘的举报者、上访者、维权者,似乎从这里找到了一条通向胜利的捷径。

    这些民间反腐网站的创办者,均称办网站的初衷是为公众伸张正义,促使国家法制更完善,并遵循公益性原则,提供一个舆论监督的公共平台。

    但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这些民间反腐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可其时常发生的诬告、诽谤、干扰案件侦办,甚至招摇撞骗或敲诈勒索等现象,也在严重地损害着自身的声誉。

    日前,记者深入采访了一些民间反腐网站的创办人,以期揭开这些网站的生存状态。

    成为反腐新渠道

    李信案被认为是民间反腐网进入公众视线的标志性事件。早在2004年,号称“中国民间反腐第一人”的李德新,在其创办的“中国舆论监督网”上,连续曝光了山东省济宁市“下跪副市长”李信的违法证据,最终使这名官员被绳之以法。

    从此,我国民间反腐网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活跃于网络世界。

    据北京一位民间反腐网内部人士透露,民间反腐网的全职在岗人员,往往只有网站创办者一人,其他均由聘请的专业人员兼职。这些网站大多有分站点、通讯员、记者甚至主编,并公开向社会征集新闻线索。

    由于这些民间反腐网从业人员行踪不定,一般只能通过网络联系方式找到。记者随便打开几个较知名的民间反腐败网,发现网站负责人都会在网页下方,留有自己的联系方式,比如QQ号码、电子邮箱等。

    2009年10月7日,记者通过朋友认识了北京一家民间反腐网负责人张先生。他告诉记者:“为收集信息,最近忙于各地招聘工作人员,对象是当地媒体的采编人员,让他们兼职为网站进行一些辅助调查。”

    “网站主要还是发举报者、维权者、上访者的线索或来稿。收到后,网站会安排人员进一步调查核实。”张先生说,如果情况属实,我们会先以网站名义给相关地方或部门发函,附带拟发稿件并要求回复。“这些地方或部门害怕曝光,接到函后往往都会及时处理。”

    记者了解到,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民间反腐网就会发稿,然后告知上访人把网页打印出来,到相关部门反映。对情况比较严重的,网站也会做跟踪报道,协调一些相关的兄弟网站转载,尽量扩大影响力。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约有57%来自群众举报。其中,通过网络举报、揭露贪官更是成为民间举报的主要形式之一。

    “民间反腐网举报是民意推动司法实践的成功尝试,是对监督机构很好的补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众维权渠道不畅通,是这些网站应运而生的主要社会原因。凭借网络优势,民间反腐网能在传统媒体之前先声夺人,以给传统媒体提供素材等方式,配合传统媒体履行舆论监督作用,在查处和打击腐败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低门槛下的鱼龙混杂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目前民间反腐网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管理,以至有的网站不时出现诬告、诽谤,以及从业人员对当事人敲诈和勒索等现象,使得这一反腐渠道的作用打了折扣。

    “大多数民间反腐网仅要求举报人对内容负责,网站限于人力和财力,不能核实材料真假。”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间反腐网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网站仅仅让当事人在相关证据上按手印、签字就可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简介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目录 > 第五十四章 民间反腐网:法律刀尖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