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到的是‘暗力’作用下的‘密控’。但是,如果同时对六十只以上的鸽子进行‘隐线’控制,并且它们还都是从衣服中放出来的……不是说不可能,但在实行上却是可想而知的麻烦。根据杜拉斯叙述的情节:鸽群形成、散开、再在空中聚拢。而且,显而易见,鸽子们本身还在时刻不停地运动……我是指——交错、或者旋进,数量多还有可能碰撞——如果运用‘看得见的线’来操作,那么——缠绕、打结、直至坠落……因为叙述中并未说明鸽子们曾经离开过观众的视野,那么它们只会也只能是同一群鸽子,因此这个方向行不通。”,夏哀说。
“所以只能是‘看不见的线’。”,梅瑟尔回应道。
“鸽子的智商并不低——细心甄选出的高等赛鸽,拥有很强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杜拉斯说,“经过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通过特别的暗示来让它们聚拢或者分散,并非难事。如果嫌训练麻烦,更简单的办法是使用超声波驱鸟器——观众们无法听到,开关则安置在不能动的胡安脚边:那么,他身上只要有些能够吸引鸽子的东西就行了——比如气味。第一阶段,从鸽子大概放出三分之一数量时起——那时衣物的塌陷还不显眼——使用‘隔间’手法来完成气味的放出,至于驱鸟器与释味容器,则必须后于魔法师本人——在这第一位胡安已经安全抵达幕布之后再行回收;第二阶段,胡安位于水晶棺中时,则需利用能够精确控制释放时间的一次性装置来完成,这就能够解释鸽群的再聚现象。要知道,鸽子的嗅觉异常灵敏——它们就是靠这个来辨识方位的。”
“但这却无法解释鸽柱的形成原因:鸽子们为什么不飞得更近些,或者远些就作罢,而必须全部维持在一个大致相等的距离上呢?”,梅瑟尔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诘难,“胡安当然不可能变出一只理想的、光学上完全透明的圆柱形玻璃罩,因为他必须在上面制造最少两个开口:放出鸽子的、以及供自己逃脱的。这两个孔不会小于最大的那只鸽子,因此便不能排除外围的鸽子飞入罩内的可能性;倘若在放出全部鸽子之后再放下玻璃罩,又无法保证不会出现漏网之鱼——况且,你也不可能……”
“我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以智能机器人为主题的论文集里,查阅到某些与机器鸽子相关的内容。”,杜拉斯打断了梅瑟尔的讲述,自顾自地说道,“鸽子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动物,极容易受到惊吓,因此人们试图用这点来控制它——您们或许听说过去年4月在西雅图发生的大规模‘鸽群谋杀案’,有人用细飞镖枪当街射杀鸽子,其中一些被飞镖前端的长针穿头而过,但却仍旧活得好好的——这其中可能包含一些类似断头奔跑之公鸡或者对折了脖子仍能游水的鸭子的天性,顽强生命力的优势……无论如何,大脑受损的鸽子在往后的生活中表现出行动上的怪异行为。由神经解剖学上来讲,受影响的部分被称为神经位点簇或者核团,通过它们就能控制鸽子的言行。实际上,一些机器人研究中心的教授们也试着这样做了:借助编码过的电信号,那些动过脑部手术的鸽子能够被人用无线电遥控,就像是直升机模型那样——上升、降落、盘旋……”
“年轻人,捍卫并不总是勇敢的表现。”,梅瑟尔不得不打断他了。他喝了一口水,将话题接回到杜拉斯之前引开的那一点上,“对于玻璃罩而言,如果你使用的是狭义上的线,便不可能在罩子放下之后还能够自如地控制鸽子,因为它们都被挡住了:即使有不去挡住的方法——比如在玻璃罩上均匀凿开60个可供穿线的小孔,再用某种方法协调放出的鸽子和随后固定了位置的鸽子:那么这也太难设计了!更何况每一处额外的孔洞和丝线都会造成折射现象,以及反光,而这两种光学特征都同我们要求‘透明’的主旨相违背;而如果按照你刚刚提出的机器人假说,一只鸽子或许不算荒谬,但60只的话……就只能是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