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况且此案是个一案两命的连环案,影响很大,一旦传出去是自己判错了,那将成为官场笑话。两年来辛辛苦苦创下的好官声必会在瞬间烟消云散。这更是一向心高气傲,将名声看的比命还重的杨重民所不能接受的。但若是这样将错就错下去,那曹文璜又要怎样打发。莫老实冤沉海底,真凶逍遥法外,也难让他心安。
杨重民在县衙里心烦意乱,还有一个人也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个人便是张百万。原来曹文璜与玉姑果然有定婚之约。
张百万没有子嗣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金姑,五年前嫁给阳曲富商李剥皮的儿子。嫁过去不到一年,李剥皮之子就因伤寒而亡。李剥皮开着两间当铺,一个绸缎庄,有一个几十亩田地的庄园,还放着高利贷,是与张百万不相上下的富户。因金姑没有给李家生下孩子,李剥皮在没了儿子后就把她当作外人看。害怕她谋自己的家产,就给金姑另置了一处院落另过,每个月给些生活费。李家的财产全由李剥皮和他的一个侄子打理。
金姑虽是被李剥皮撵了出来,但她本就是个不安于室的女人。未嫁前便爱站在大门口,倚门卖俏,丈夫死后更是空房难守。李剥皮让她搬出来住,正中下怀,每月又有固定的收入,反而十分高兴。只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常有些隔墙花影、桃李春风的事传出去。张百万虽几番让她改嫁,无奈金姑名声太差,张百万又想找个门当户对的,所以几年来金姑终归还是独身一人。
玉姑性格与其姐恰恰相反。沉静淑娴,十分安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在家中看些《女四书》、、《二十四孝》。又学做些女红刺绣。玉姑十二三岁的时候,张百万作主与太原巨贾曹世绩的儿子曹文璜定了亲。那时曹世绩是阳曲县有名的富商,家财万贯,骡马成群。张百万当时对这门亲事是十分满意的。但定亲不久,曹世绩的妻子便因病亡故了,曹世绩十分伤心,无心再作生意,将家产全部变卖,领子儿子曹文璜去南边游历去了。开始两年,还派人往太原给张百万捎些书信,但之后便再无音讯。一晃又是五年过去了,听说曹家在广东做生意连连失败,后来下南洋谋事,遇到风暴死在海外。虽不知消息是否确实,但眼看玉姑已经十七岁,再等两三年便是老姑娘了。张百万便欲将玉姑另配他人。玉姑执意不从,说道:“女儿已经许配给曹家,虽未成婚,但已经是曹家的人了。若再等几年,曹文璜还回不来。女儿情愿削发为尼,决不赖在您家白白吃饭。”
张百万垂泪道:“咱家也算是阳曲有名的富户,难道为父还会嫌你花钱么?就是你已经出阁的姐姐,我也少不了接济她。只是我只有你们这两个女儿。你姐姐已经守寡多年,你再为那不知生死的曹文璜守节。我这把年纪连个外孙子都抱不上,空有家财万贯,又有何用?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到伤心处,竟呜咽起来。
玉姑是个孝女,听父亲说的难受,又有几分道理。想了半天,才对张百万道:“爹爹莫要过于悲哀。男娶女嫁本是人生必经大事,既然传说曹家父子已经罹难,我愿为曹家守孝三年。三年期满,若还无消息,我愿从父命。”
张百万听了大喜,等不到一年就四处寻找良婿。打听到太原府徐沟县乡绅姚半城家有良田三千亩,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户,其子姚思孝又是贡生,也算是有学问有前程的了。便找媒人前去说合。可巧这姚思孝曾在太原崇善寺上香时见过张玉姑。当时一见倾心,打听得是张百万家的小女,已经许给曹家,还懊恼了一段时间。如今张百万求媒上门来了,正合心意,欢喜的不得了。其父姚半城也听说张玉姑聪慧贤良,才貌双全,十分满意,一说便允。虽说是张玉姑再过两年方愿出嫁,那姚家也不在意。
光阴荏苒,一晃两年过去。张玉姑守孝期满,曹家仍然音讯皆无。姚家送来聘礼,张家备了嫁妆。这门亲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