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浮士德》
们,可是,最后,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一想到此,我五内如焚。
(悲剧第一部·夜)
在这段独白中表现的是对学问、知识的谦虚态度。正像苏格拉底所说的著名的话:quot;无知之知quot;——以quot;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事quot;为前提,反驳不懂装懂的一般的quot;知quot;的立场,——所象征的那样,第一流的学者、思想家这类人总是谦虚的。
我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和许多人进行过对话。其中有汤因比、勒内·儒格、仲波思等大学者。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谦虚。在和汤因比博士最后会面时,我曾请他给我提一些忠告,博士说:quot;我是搞学问的,而您是实践家,对一位实践家,我没什么可说的,您就勇敢地前进吧。quot;这是对我这样一个相当于他的孩子年龄的人激励的话。博士毕竟不愧为超第一流的学者,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使我深深感动。
正如浮士德博士那样,对晚辈一直抱有quot;一想到此,我五内如焚quot;的感情,这是作为一个教育家理当如此的;作为一个学者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也是不可缺少之点的。
这点也可从quot;知识quot;和quot;智慧quot;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浮士德说:
……我大胆地攫取了人类智慧的宝库,可毫无用场。
我把它堆积在手头,然后我呆呆坐着,可我的内部丝毫涌现不出新的力量。
我的身量连一根毛发那么长也未能延伸,对于无限,连一步也未能接近。
(悲剧第一部·书斋)
浮士德,还有歌德,无疑是充分懂得quot;知识quot;不一定就和quot;智慧quot;连在一起的。在《浮士德》中,其他登场人物也说:quot;我的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真正萌发成绿色的,是生命的黄金树quot;(同前书)。
我在年轻时喜欢的哲学家柏格森,他也认为:quot;在精神的行动、状态与能力的迷宫中,始终不可放手的一条线,那就是生物学提供的那条线quot;(《哲学的方法》,河野与一译,岩波文库版)。而这条线只能向quot;最重要的是活下去quot;这一命题去求索。这一指摘,显然是对那种对活下去毫无帮助的、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所敲起的警钟。这类知识或学问,只能产生傲视人、傲视人生,高高在上的傲慢性格。
遗憾的是,这种quot;知识quot;与quot;智慧quot;的乖离现象,在现代越发显著。帮助制造核武器的爱因斯坦、欧佩海玛这些人为他们的卓越的理性而深感苦恼,这可以生动地说明quot;知识quot;与quot;智慧quot;的乖离与矛盾。浮士德发出的根本性的深刻疑问,正包含着这类文明论性质的课题。
论男子汉的生活道路
想要简单概括《浮士德》深邃博大的内容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说到底,我想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第一,它说明美、宗教、爱、政治等等,对人,对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第二,它说明一个男子汉的生活道路应该是怎样的。当然,关于女性方面的可尊敬之处,歌德也是始终重视的,这点后面再叙。
现在先让我们考察男子汉的生活道路。
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订立契约时,曾说过如下的话:
如果悠然在安乐椅打瞌睡,我就完蛋。
如果轻易为甘言所弄,我迷濛地、以沾沾自喜自居,而且受骗,沉醉在快乐的梦境里,那就可以说,我的末日已经来临。
(悲剧第一部·书斋)
歌德的一生不断燃烧着和青年一样的生气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