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从“科学的世纪”到“生命的世纪”
深处quot;去进行探索,无论quot;生存quot;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的真正价值均难以了然。从根本上说,社会上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是使人的quot;心quot;充实、闪光生辉的手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经济和政治才成为极其重要的人的活动。

    但是,现代似乎过分地偏重于物质至上主义。因而,今天的人们正迫切地期待着庄严的quot;人quot;的复权,quot;心quot;的复兴。

    当务之急,不仅要为科学家、经济学家、政界人士,还要为诗人、哲学家、宗教家等,提供充分发挥其才智的舞台,开辟新的时代。否则,无限憧憬未来的使者——青少年的心,将日益萎缩;时代,也定会转入那失去人心的丰满和安宁的黑暗的舞台。

    一九八七年秋,我和罗马尼亚诗人,布加勒斯特大学教授伊凡·亚历山大博士,进行过一次亲切的短时间交谈。一九八三年我曾访问罗马尼亚,此时于这位博士所在的大学,做了题为quot;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quot;的纪念演讲,并结识了他。在第二次见面时,我们都为久别重逢而感到无限喜悦,谈话是从自然、诗之心、诗的真实的力量以及人的quot;心quot;等主题逐一展开的。

    我并非职业诗人,但每当我接触到他们的目光——那一边与人生苦难作顽强的搏斗,一边默默地开创自己的道路,信心百倍地寄希望于明天的青年们的炯炯目光时,油然地产生一种应给予他们某些鼓励的心情。于是,我便作诗,分别寄赠。

    年轻时,我也常去听诗歌的朗诵。在那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动辄被那黑暗窒息的年代里,这些诗篇,在当时滋润了多少年轻人的心啊!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场景,至今仍萦迥在我的脑际。

    我还记得在结束一天活动,迈步回家的路上,一边仰望着满天闪光的星辰,一边朗诵着诗篇,此情此景令人难忘。直至今天,我仍怀有那种——只要遇上青年人,便想与他们一起朗诵诗篇的激情。

    然而今天,那促使quot;人quot;和quot;社会quot;日益复苏的,洋溢着无限深奥的生命激情的诗篇,似乎已不多见;而且活跃在各界的人士中,具有quot;诗心quot;的人也在日益减少。对此,许多人由衷地感到遗憾,我便是其中之一。我总以为:quot;诗心quot;,就是将展现在人的生命深处,充满着无限光芒的quot;心quot;,和谐地、激动人心地与大宇宙、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一边歌唱那辉煌的人生,一边讲述人生的真诚,向着幸福的方向奔去。唯有在这个意义上,quot;诗quot;,才带有为人的复兴而进行启发和熏陶的重要使命。

    据亚历山大博士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①在去世前曾留下这样的遗言,即希望在他墓前朗诵荷尔德林②的诗篇。这些诗是《寄德意志人》、《宥和者》、《面包和葡萄酒》等。其子遵照遗言,在父亲的墓前朗诵了荷尔德林的诗篇。尤其最后一首《面包和葡萄酒》的诗篇,使人倍受感动。应该说,这是一则描述大哲学家心灵的,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①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著有《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是什么?》等。②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诗人。毕业于杜宾根大学神学院,著有书信体小说《许佩里昂》,诗作《自由颂歌》、《人类颂歌》等。

    诗,并非所谓感伤,也并非宽慰,也不只是感情的吐露。

    既不是批判,也不是评论。我以为:只有将下述quot;三者quot;联结起来的quot;心quot;,才称得上是诗。所谓quot;三者quot;,是肉眼不可见的大宇宙的法则;贯穿这个变化的现实世界——社会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人学简介 >我的人学目录 > 第一节 从“科学的世纪”到“生命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