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从“科学的世纪”到“生命的世纪”
法则;人的心的节奏。也就是——在悠远的时空中,一边相互交融、律动,一边搏动着的quot;人quot;、quot;社会quot;和quot;宇宙quot;。这样的诗,也必然成为不断提高和开拓quot;三者quot;的力量。那些被誉为世界大诗人的诗篇,无不具有这种力量。正因为此,诗才闪耀着quot;人类的宝石般的光辉quot;。

    亚历山大博士说,他巡游各地,向青年人朗诵诗篇。我仿佛从博士的朗诵声中,看到充满自信的青年们的身影,不禁感到万分激动。

    据说,博士通过这样的朗诵会,窥视到:闪耀在侧耳倾听的青年们眼中的那忽亮忽灭的quot;人的痛苦quot;,不觉十分痛心。

    诗人的感受是何等敏锐啊!实际上,没有quot;苦quot;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如何解脱这种quot;苦quot;,才是人生永恒的课题。从古至今,东西方的哲人们为回答这一问题,是如何低徊呻吟、苦思冥索地予以阐明的啊!

    哲学是为了消除人的quot;苦quot;,创造quot;幸福quot;而产生的,思想和宗教亦然如此。社会上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所有活动的一元的目的,也应在于此。可以说:诗、文学、艺术等都是人追求幸福、美的一种天性的自我表现吧。当人们在真挚地追求quot;幸福quot;的时候,最终不能不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

    quot;心quot;为何物?quot;生quot;为何意?等问题,进行认真的探索。

    佛法以慈悲为本。所谓quot;慈悲quot;,系quot;拔苦与乐quot;(去除他人的痛苦,给予快乐)之意。如上文所揭示,在今天,自觉地将他人之事视为己事的人日益减少,缺乏quot;同苦quot;、quot;共感quot;之情。quot;慈悲quot;,并非仅仅是一种安慰。可以说:quot;拔苦quot;(去除痛苦)远远超越quot;同苦quot;、quot;共感quot;之情,是作为人的一种最崇高的积极的行为。

    quot;苦quot;,与人生共存,决不会消失。但是可以将quot;苦quot;转化为quot;欢喜quot;。佛法,不只是停留在观念性的理想上,其中还蕴藏着实现思想上的巨大转化的力量。佛法上称之为quot;烦恼即菩提quot;。若简单明了地予以解释,quot;烦恼quot;,则为quot;痛苦quot;、quot;作恼quot;;quot;菩提quot;,则为quot;领悟的欢喜quot;。这可比作烧柴取火,并非为了去quot;苦quot;,毋宁说,倒是烧却quot;烦恼quot;之柴,生出quot;菩提quot;之慧火,使quot;苦quot;向quot;欢喜quot;的方面进行质的转化。

    这犹如飞机,正因受到气流的冲击而得以升空似的,quot;苦quot;也成为向quot;欢喜quot;方向转化的动力。因此,quot;苦quot;越深,则quot;欢喜quot;越大。这就是佛法的教诲。

    但是,将quot;烦恼quot;转为即quot;菩提quot;的根本关键,仍在于人。为quot;苦quot;而呻吟的是人;以这种quot;苦quot;为媒介,毅然打开quot;欢喜quot;之门的也是人。佛法之慧眼,总是不断地凝视着人。正因如此,可以说:在如何变革作为一切主体的人的伟业中,存在着佛法的睿知。若再进一步探求quot;人quot;的本质,则必归结于人的quot;心quot;,quot;生命深处之一念quot;。因而,唯有在如何锤炼人的quot;心quot;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人学简介 >我的人学目录 > 第一节 从“科学的世纪”到“生命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