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探索生老病死的深渊
uot;,已成为有志于医学者所遵奉的信条。

    ①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7),古希腊医师,被尊称为quot;西方医学之父quot;。编有《希波克拉底集》等。

    在佛典等东方典籍中,也可找到不亚于希克拉底的quot;名医quot;,如印度的耆婆①、中国的扁鹊、华陀等,可谓其最著名的代表。其中的耆婆生于释尊的时代,以释尊为师建立了佛教医学的基础。他的名字,长期来为东方民族所传颂。

    ①耆婆——古代印度名医,生于佛祖释迦牟尼时代。后归依佛祖,与中国名医扁鹊并称。

    据说,这位耆婆在幸遇释尊的当时,已是掌握一流医术的名闻遐迩的印度名医了。尤其他的外科技术,更是无与伦比。如为医治被认为是世界首例的脑肿瘤而进行开颅手术;对被认为患肠梗阻的孩子进行剖腹手术,并将其治愈等,在佛典上均有记载。

    但,耆婆也由于幸遇释尊,得其教诲后才发现:即便能借助医术治愈人的疾病,而要去掉内心深处的烦恼、业;解除潜藏在quot;生老病死quot;这个人生根源中的苦恼,也只有祈求佛教,别无他法。

    这是由于他那清晰、明智的头脑,立即领悟到——任凭你如何精于医术,若不深切地理解病人之心,对病人无丝毫慈悲之心,那就失去作为quot;名医quot;的资格了。可以说,他的这番领悟,远远超越时代,显示出医务人员应持有的姿态。

    以《医学概论》一书而闻名的泽泻久敬博士,关于人和医疗的关系,提出①人的身体由物质构成;②人是生物;③人是身心结合体;④人是独立的存在;⑤人是社会的存在等人所具有的六个方面后说:quot;作为医师必须全面观察人的六个方面。quot;(《何谓医学概论》,诚信书房版)。

    近代的医学,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人生来quot;就是身心结合体,是独立的、社会的、自觉的存在quot;的倾向,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为了完成quot;给病人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quot;这一医学的根本使命,要求医务人员自身更为深刻地理解quot;人学quot;。从这个意义上也可看出:建立一种quot;不以医学为中心来看人,而是如何以人为中心来看医学quot;的观点。在今后社会中,这一观点将日益显示其重要意义。

    quot;延长寿命的医学quot;和人的幸福

    ——应有深邃的生死观、寿命观

    在《每日新闻》的quot;余录quot;(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四日)上,提及京都召开的一次小型集会。在这个以quot;思考寿命的含义quot;为题的集会上,提出了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两种不同的quot;死quot;。我不禁感到:这一报导,尖锐地点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quot;生死quot;问题。

    据quot;余录quot;上说,死去的两个老人,均为八十六的高龄妇女,死因也都是衰老;而且在家属们发现病人异常时,两人都已处于意识昏迷状态。但是,医生的态度和家属的要求截然不同:quot;据医生方面的判断,即便采用一切维持生命的治疗手段,也只能延长一个月,已无恢复意识的希望。还是让她安静地死去为好。家属们竭力克制内心的极度悲痛,接受了医生的劝告。病人果然于一周后死去。quot;

    quot;另一家属方面要求采取近代医学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后因堵痰,切开喉管。又因手术出血而予以输血;还为增进营养进行点滴。就在日夜守护着的儿女们疲乏不堪的时候,悄然死去。此时,一阵空寞之感顿时涌上心头。quot;

    在这次集会上,宗教人士和医学家等,联系将来的延长、保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人学简介 >我的人学目录 > 第二节 探索生老病死的深渊